中国足球谣言苏州乱象深度剖析
近来,中国足坛上空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浊气,非关竞技表现,而是那层出不穷、甚嚣尘上的虚假信息。尤其令人侧目的是,江南古城苏州,似乎在一夜之间,成为了这场舆论混战中被反复提及的“罪魁祸首”。一则又一则经不起推敲的谣言,如野草般疯长,其中最荒诞的莫过于“国字号队伍九月赴苏州集训,却遭当地以场地紧张为由婉拒”的论调。这不仅是对一座城市形象的无端抹黑,更是对当下中国足球现实的彻底无视。
稍微有些常识的从业者,或是对国字号球队动态稍加关注的球迷,都会对这番言论付之一笑。国家队主帅人选至今悬而未决,九月份的详细集训计划更是无从谈起,早在年初便已公布的年度集训日程中,亦无此番安排。这般拙劣的谎言,其离谱程度,已然突破了常理的边界。它的出现,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如同一种变异的病毒,有着明确的溯源链条。
回溯过往,不难发现其病灶所在。2022年初,当姑苏大地两度与疫情搏斗之际,彼时网络上便曾流传着“国足抵达苏州,疫情随之而至;国足离开,疫情即刻平息”的荒谬说法。然而事实是,当时的国家队正于海南海口观澜湖基地进行封闭集训,与苏州并无交集。即便在彼时我已明确辟谣,这股暗流却未曾止歇,反而转向,声称是“U19国足”引发了疫情。殊不知,U19国足原计划的集训地是上海金山,后因疫情影响,同样改址海口。可见,这股子谣言从一开始,便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根基尽毁。
这种“炒冷饭”的伎俩,在如今的自媒体生态中屡见不鲜。譬如,近期又有人翻出“上海申鑫拒绝为足协让出场地”的旧闻,大肆渲染。然而,稍微对中国职业足球有所了解的人便会知道,上海申鑫俱乐部早已消失于职业联赛版图多年,其昔日主场金山,更是与当下语境格格不入。这种时空错乱的叙事,除了暴露造谣者历史知识的匮乏,更彰显了他们为了博眼球而不择手段的病态逻辑。疫情的阴霾渐行渐远,但比病毒更具传染性和破坏力的,却是这些在信息洪流中肆意滋生的谣言。
令人玩味的是,这波新的谣言潮,与江苏文旅部门集中发声辟谣“苏超改名”、“江苏文旅硬刚足协”、“苏超是文旅项目”等不实信息,竟是发生于同一日。这并非巧合,更像是一种精心策划的联动,意图在舆论场上制造更大的波澜。然而,真实情况恰恰相反,苏州这座城市,近年来不仅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,更在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。其拥有的大批高质量足球场馆与场地设施,早已多次成功承办中国足协的重大赛事任务,是名副其实地支持中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典范城市之一。今年年底,根据申办协议,足协杯决赛仍将如约在苏州举行,这便是最有力的明证。
那么,为何偏偏总是苏州?这其中,或许隐藏着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解与曲解。此前,江苏文旅官方账号“水韵江苏”发布视频,意在强调“苏超联赛由体育局主办,并非文旅项目”,以正视听。然而,部分网友在解读时却走向了歧途,误以为这是一种“苏超由体育局主办,足协你管不着”的对抗姿态。加之江苏文旅所使用的卡通形象自称“苏苏”,其推广的智慧文旅服务平台又名为“苏心游”,这在一些不了解江苏省情、甚至连“苏”这一简称代表整个江苏都浑然不知的“看客”眼中,被错谬地理解为这是“苏州文旅”官方账号的表态。这种地域认知的偏差,折射出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,在基本常识层面上的缺失。
正是这种“愚民式”的谣言,在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平台上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。尽管没有任何一家正规媒体会去报道这些显而易见的假消息——因为它们实在太过荒诞,但这些未经证实的言论,却凭借着其低门槛、快传播、广受众的特点,不断发酵,越传越离谱。背后驱动的逻辑,往往是赤裸裸的利益。编造一篇引人关注的谣言,便能为自媒体作者带来数十乃至上百元的流量收入。在这样的利益链条驱使下,“国足”、“足协”这类自带巨大流量和争议的话题,无疑成为了谣言制造者眼中最完美的“摇钱树”。
原本不应对立的双方——譬如新生的苏超联赛与中国足协,也反复被自媒体拿来恶意比较,借苏超之手攻击足协。甚至衍生出诸如“抵制西安举办国足比赛”(实为U23亚洲杯预选赛)以及“抵制赞助商”(实为世预赛结束后赞助合同自然到期)等令人匪夷所思、幼稚可笑的所谓“民间抵制行动”。看着这些毫无根据的喧嚣,我有时会陷入沉思:在这片土地上,致力于普及足球常识与真相的努力,似乎总是被一浪高过一浪的无知和谎言所淹没。理性与真相,在喧嚣的流量面前,显得如此脆弱和无力。
我们当然无法否认中国足球目前所面临的困境:国家队成绩长期不佳,行业内假赌黑现象屡禁不止,高层腐败问题亦是触目惊心,负面消息可谓层出不穷。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事实,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、去批判、去改进。然而,承认这些问题,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凭空捏造、无中生有。面对疾病,正确的态度是努力寻找病灶,积极治疗,争取让它变得更好;而不是任由病毒扩散,甚至人为制造更多病菌,最终将其彻底扼杀。这种肆意的造谣,非但无益于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,反而是在其伤口上撒盐,甚至试图置其于死地。
中国足球,在某种程度上,确实地位堪忧,以至于这般在民间广泛传播、凭空捏造的谣言,能够数不胜数,层出不穷,几乎每天都在网络上肆意传播,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拳打击。这种乱象,已然远远超越了足球范畴,触及到了社会信息生态的底线。足球领域的“清朗行动”,究竟何时才能真正到来?何时才能让这片被谎言和恶意侵蚀的绿茵场,重新焕发出清澈、纯粹的生机?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,也是我们迫切期待的答案。